继续,瞎聊一天是一天。
上一篇写了南明末代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的故事,当中提到他忽悠永历帝入缅避难,酿成了永历的悲惨结局。看很多知音朋友挺有兴致,今天就展开聊一聊细节。
1652年,被亲大爷多尔衮“坑惨”的信亲王多尼,原本是豫亲王多铎嫡长子,努尔哈赤的大好孙,因摊上一个不靠谱的大爷,爵位由信王降级成了“信郡王”,沦为了清廷的边角料。
1658年冬天,已经废料六年的多尼,接到顺治的命令,加封多尼为“安远靖寇大将军”,带领平郡王罗科铎,到贵州主持西征平定云南的军务。
展开剩余88%多尼到了贵州后,作出了兵分三路平定云南的计划。多尼亲率中路主力,平西大将军吴三桂统领北路,征南将军卓布泰走南路,三路齐攻云南,准备一举灭了南明。
明清对轰到这个份上,基本上胜负已分,南明亡国只是时间的问题。此时,永历帝手里唯一的底牌只有李定国。
清廷是三路来犯,南明这边自然是三路去挡。中路主力由李定国亲自坐阵指挥,南路由吴子圣对战卓布泰,北路由白文选屯兵七星关静待吴三桂。
李定国带领主力北上,在贵州鸡公背古关隘驻兵,准备在此与多尼决战。还没等到多尼,南路吴子圣在安隆被卓布泰给打败了。
吴子圣出事,李定国必须得救,南明就剩三个能带兵的将领。如果不救的话,卓布泰直接绕道李定国和白文选后背,对南明军的威胁更大。
李定国带着三万精锐,由鸡公背古关隘快速往安隆方向救火。卓布泰是以逸待劳,李定国是师劳兵疲。
三万人刚到了鸡公背古关隘,还没休息过来,又快速行军赶到安隆,战斗力可想而知。罗炎河和凉水井两战下来,李定国明显落入下风,不得不退回到云南省曲靖的北盘江,利用地形优势,寻找翻盘的机会。
祸不单行。吴子圣先丢了安隆,随后白文选丢了七星关。白文选的这支北路军更惨。七星关战败,退守云南宜威。宣威没守住,白文选沿着澜沧江东岸,退到昌宁。昌宁也没守住,继续往后退,退到镇康。镇康还没守住,最后撤至了缅甸木邦。
仗打到这份上,三路连续折了两路,根本没有打下去的必要。李定国就从北盘江折回昆明,准备护送永历帝逃亡。
关于逃往何处,当时的南明朝野有三个不同意见。
四川、海南岛以及缅甸。
最后,在马吉翔、金维新和沐天波的忽悠下,永历帝决定入缅。
南明这一次逃亡,事发突然。多尼是十月接到命令来贵州,两个月后的十二月二十五凌晨,永历一朝就踏上“最是仓皇辞庙日”的逃亡之路。
早在十二月二十一日那天,清兵快要杀奔昆明的消息,已经在坊间传得沸沸扬扬。每一个王朝经历这种事,大体都是相似的。
国势既摇,人心思叛。偌大的昆明城早已失去了原有的秩序,陷入了一片混乱。
说来真是滑稽。
永历帝趁着黎明的朦胧夜色,走出昆明城时,正巧撞见了另一支逃亡的队伍。
谁呢?
艾能奇之长子艾承业、广平伯陈建、庆阳王冯双礼、武功伯王会……艾、陈、冯、王四大家族并没有追随永历逃亡缅甸的打算,而是选择去四川建昌,投奔“夔东十三家”。
这件事或许是上天的一场预警,暗示永历入缅,凶险万分。
艾承业联合其他大家族逃亡四川,可不是只顾着自己跑路,他们是想劫持永历帝一块走。结果,准备不够充分,提前被李定国识破,艾承业只得放弃“劫驾”的计划。
官兵男妇马步从者数十万人。永历帝临走不忘带上数十万昆明百姓,准备给清廷留下一座空城。这一幕,可比三国刘备“携民渡江”悲惨多了。
数十万昆明百姓和兵卒,在哀嚎声响彻黎明中,就这样浩浩荡荡出发了。
走到碧鸡关隘时,永历帝叫停了队伍,走下龙辇,站在一块土丘上,扶着沐天波的肩膀,哭着说:
以朕一人而苦万姓,诚不如还宫死社稷,以免生民惨毒。说罢,众人哭得更加惨烈。
皇帝带着数十万百姓,百姓又带着锅碗瓢盆,队伍一天行走不到二三十里。
马吉翔见行军过于迟缓,就假传李定国的军令,加快行军速度,甚至要求所有人一天只吃早晚两顿饭,连永历帝的中午饭都取消了。
在马吉翔的催促下,等皇上龙辇赶到安宁时,回头一看,数十万百姓连个人影都没了,全被甩在了身后。
说实话,数十万昆明百姓真叫一个惨。
南明忽悠他们说,清军是洪水猛兽,城破之日,便是屠城之时,他们为了活命跟着永历帝逃亡。结果,刚离开昆明一百里路,就被南明给放弃了。
经过楚雄、赵州,永历帝终于抵达了大理。由于舟车劳顿,很多大臣不想继续前行,李定国也认为,清军不熟悉地形,一时半会追不上来,不如在大理屯驻下来,重新排兵布阵,继续跟清军死磕。
数天后,负责断后的白文选赶至大理,听说要在大理驻足,立刻提出反对意见。他知道清军的勇猛,好不容逃出昆明,一旦被追上,大伙铁定玩完,应该继续往西,到保山。
听说,还要往西走。
更滑稽的一幕,再次上演。
一伙大臣不干了。吏部尚书张佐辰和少詹事汪蛟,约定逃进了大理的深山老林中。滑稽的一幕,早在队伍出发后,一直不断上演。经过永平县时,礼部尚书程源、兵部尚书孙顺、大理寺少卿刘泌、户部侍郎万年策等,早就遁入深山。
经过个把月长途跋涉,南明终于在正月上旬,抵达保山。
按理说,抵达保山的这一批官吏,一路跟随永历,没有半路逃亡,都是久经考验过铁杆,忠君爱明绝对没问题。
然而,内斗习惯了的南明朝野,刚喘上一口气,就迫不及待地搞起了内斗。
永历帝为了提振士气,主动下了罪己诏,因在罪己诏中,提到了“祖宗成宪既不知所,率由左右奸回,公然受其蒙蔽”一句话。
说白了,就是说“朕被奸佞小人误导,让臣民招此劫难,大伙受苦了”。
好。皇上说了,朝廷有小人,那就得把小人揪出来,惩办了。
马吉翔与东阁大学士、四川督师文安之不和,加上逃难前,以刘茞为首的四川籍官吏,主张让永历帝逃往四川,这与马吉翔意见相左。
马吉翔就借此机会打压四川籍官吏,非要治太史刘茞的罪。
永历帝倒也不糊涂,都啥时候了,还来这一套。在永历的反对下,马吉翔计划没有得逞。
南明在逃窜,清军并没有放弃,而是死咬不放。十二月二十五,永历出走昆明。来年正月初四,清军进入昆明。
闰正月初十,吴三桂就率兵打到大理。大理告急的消息,再一次打破了保山的安宁,李定国只得带着永历帝继续逃亡。
堂堂一代帝王,最后躲进了高黎贡山。
这一次撤离,又有一批高级官吏逃遁,包括户部尚书龚彝、文渊阁大学士扶纲、御史陈起相、礼部侍郎郑逢元。
当中,爆发了南明最后一战——磨盘山战役。伏击磨盘山是南明的“回光返照”。因李定国的随军中书卢桂生突然叛变,全盘打乱了作战计划。磨盘山战败,南明这颗星星彻底燃烧殆尽,留给永历帝的退路,只有那一条死路——入缅。
走投无路的南明朝野,最终决定派沐天波先行一步入缅,永历帝一行人在达囊木河岸等待。当沐天波带回“解除武装,净身入缅”的消息后,谁都知道这是九死一生的梭哈。
可还有的选吗?这里已经是大明的极边之地,退无可退。
众人只得全部卸下武器,进入了缅甸。
发布于:山东省益通网配资-炒股票杠杆平台-配资平台股票-实盘配资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